在人生第一次買房的時候 就害怕遇到很多問題
果不其然 正所謂
心~想~事~成~
案情經過
現行坊間很多建商 要求簽署撥款委託書
在使用執照未拿到的情況下 以便先過戶土地
好處在於(對建商而言)
1.讓銀行可先撥款
2.節省部分土地增值稅?
本人不巧也同樣碰到了相同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的 在中南部某建案
在我與銀行對保的當天 我並未簽署撥款委託書
結果~~同日傍晚
就接到建商來電說我沒簽委託書
並告知
"公司規定必須簽署 其他人都簽了 只有我們沒簽。不然我們沒完成對保"
奇怪哩 你建商又不是銀行,怎知道對保手續完成沒,且對保是核對貸款資格
又不是要撥款
這讓我相當氣憤
因為銀行洩漏客戶信息(有沒有簽署什麼文件)給建商
我也立刻打到總行詢問 總行也立刻處理
並表示 如果是個資 是一定不會也不可以洩漏
當然分行主管也打來道歉 並說明他們不會洩漏個資
But~~
在我查詢了一輪個資保護範圍時
發現了一個分類叫 "商業資訊"
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法務部-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特定目的及個人資料之類別>>
其中商業資訊類別 代號C101及C102
C一○一 資料主體之商業活動。
例如:商業種類、提供或使用之財貨或服務、商業契約等。
C一○二 約定或契約。
例如:關於交易、商業、法律或其他契約、代理等。
因此很顯然的 這家公股銀行有很大的可能違反個資法,洩漏個資給第三人。
對~~你沒看錯 這家公股銀行就是我說的銀行
但基於某些因素,雖然我手中握有的證據如下:
1.建商業務自己承認去詢問銀行的對話截圖
2.銀行承辦直接坦承建商詢問,且因未來須撥款給建商,所以告知
這兩個關鍵性證據
但我暫時沒打算投訴金管會,如果有遇到類似問題的我個人有以下建議
1.對保要求旁邊沒有第三人
2.盡量在隱蔽的地方
3.預先告知銀行契約屬於個資的範圍
第1&2點在於,不要讓建商跟代銷有機會解釋,你們在那講話我就聽得一清二楚
以上是我最近的小小心得
祝福各位買到心目中的房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01.105.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15363187.A.07F.html
推 Anyotw: 我建議你申訴一下,模糊空間我們也想知道。不過當然啦,對03/10 16:14
→ Anyotw: 你自己不一定有好處,看你03/10 16:14
推 duetto: 撥款委託書中賣方要蓋章 如果建商從銀行拿不到文件 當然03/10 16:17
→ duetto: 知道你沒有簽03/10 16:17
使照都沒拿到 銀行也沒通知我去簽 請問建商怎麼知道
重點在時間點 今天要撥款了 建商沒拿到錢 理所當然會知道 但今天連使照都沒下來
再來我是銀行客戶,銀行需要簽是叫我去處理 怎會是通知建商處理
貸款裡 建商是利益第三人 債權人跑去通知利益第三人 我的客戶沒簽喔 這樣是合理的嗎今天如果不是建商 任何一個收款人去問銀行 銀行有可能回覆嗎
推 duetto: 一開頭是指只過戶土地沒有過戶建物嗎? 如果只過戶土地03/10 16:21
→ duetto: 銀行如何撥款?你是申請房貸不是土地融資 擔保品是土地加03/10 16:21
→ duetto: 建物03/10 16:21
據說是分批撥款 比如
總價100房子70 土地30那土地先過戶 就需開始繳利息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6:30:53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6:37:08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6:40:23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7:00:49
推 MiniArse: 請教一下 土地和房子分批過戶有好處嗎?03/10 17:02
推 duetto: 繳利息的前提是有撥款 依你敘述 銀行怎可能撥款 抵押權都03/10 17:02
→ duetto: 無法設定03/10 17:02
→ MiniArse: 貸款先進履保 地+房過戶後再一次撥款不是比較簡單? 03/10 17:03
→ aloness: 因為簽的是委建合約,賣土地+委託建造 03/10 17:04
→ aloness: 合約先看清楚,建商是怎麼寫的 03/10 17:05
推 taoist9999: 可能是如同樓上講的。 03/10 19:06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9:34:52
※ 編輯: rrayallen (27.242.6.16 臺灣), 03/10/2021 19:37:16
※ 編輯: rrayallen (114.136.119.159 臺灣), 11/03/2021 15: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