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學術網路的使用要求與限制之下,架設在學術網路之下的電子布告欄討論區 對於外來論壇之活動心得文章多年來板主多數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狀態下 這類活動心得基本上只要軟硬體新知有關,以往多數都不會做出處置 但是近幾年來這類活動心得文下方已有多數使用者反應文章內容過長不易閱讀等情況 在往後落實站規規定不得有商業廣告等限制下,日後此類活動心得文即將公告全面禁止 待看板板主正式公告施行後,既往所有外來活動心得文章本人將全部刪除,以示自律
---------------------------- 以下為正文 --------------------------------------
前言
話說就在AMD去年發佈了Ryzen 2000 、4系列晶片組 與 VEGA 64系列近一年多以後
在今年五月底的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展前國際記者會的CEO Keynote活動上
邀請到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Dr. Lisa Su)擔任這場活動的主講人
當天活動以「新世代高效能運算」為主題做探討
同時也提到了本次活動主題,在今年7月7日已經正式上市的
全新Zen2架構 Ryzen3000系列 CPU、X570晶片組以及Radeon 5700系列顯示卡
而這一刻讓玩家期待很久,AMD也終於熬出頭了,也準備在這波暑假裝機潮大放異彩
有了前兩代Zen與Zen+的成功經驗,這次的Zen2架構鐵定大有可為
這次研討會除了邀請到AMD大中華地區行銷來為各位講解
第三代Ryzen架構到底強在哪裡之外,以及本次新架構RX5700顯卡的介紹
當然還有華碩講師對於X570的詳細解說,所以一定要繼續看下去~~
然後以下是當天CEO Keynote片段 想回味的可以至Computex相關頻道搜尋即可
世界第一7nm CPU AMD Ryzen 7 3700X
我記得原價屋開賣當天晚上除了R5 3600以外 大概就這顆特別搶手...
這次合作夥伴ASUS推出的X570系列主機板
而下一代RDNA架構是未來的趨勢
蘇媽最高!!
...回到正題
這次的場地還是在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貝塔廳201
本次活動名稱與主辦贊助單位
報到櫃臺,到了之後才發現來太早了 現場還沒整備完成
就等一點半準備報到進場嚕
報到後會拿到一個AMD 50週年提袋
裡面會有一個真香筆記本
還有抽獎券一張 要全蓋滿加上3張FB貼文才有抽獎資格
待會是非洲還是歐洲呢,嗯......不用說一定是非洲~~
參加抽獎順序 體驗 拍照 上傳 中獎後秀出畫面就可領獎了
這次體驗會的全新遊戲 AMD絕代真香之百聞不如一見
但這個參加資格是有門檻的 貼文必須達30個讚(加自己按一個)
才能參加加碼抽獎,有機會贏得Ryzen 5 3600X
AMD Radeon 5700 顯示卡相關介紹
主持人開場,並介紹本日堅強講師群
AMD大中華區顯卡通路業務經理 - Parker Kao
AMD台灣區通路行銷 - Allen Chien
ASUS ROG產品經理 - Katherine Yao
ASUS專案經理 - Jason
ASUS產品經理 - Vicky
ASUS產品經理 - Irene
十銓科技TeamGroup台灣區行銷 - Leo
感謝以上廠商講師共襄盛舉,才能將本次活動辦得如此完整且成功
首先是顯卡部分 本次請到AMD大中華地區顯示卡通路業務經理 Parker Kao
來為我們講解 這次的AMD Radeon RX5700新架構到底強在哪裡
這一次的Radeon RX 5700系列帶來了新的RDNA架構與更多新的技術請大家拭目以待
接下來看一段AMD官網對於Radeon RX5700的介紹
AMD POWERS GAMING 為玩家們帶來了遊戲新體驗
不論是在遊戲支援與硬體方面或是支援Freesync2顯示器
都能給使用者最好的享受
根據統計有一半的使用者會因為遊戲添購各項高階硬體
另外有七成的使用者使用的顯卡都超過3年以上 大約就是一兩代的差距吧
而這些玩家使用的遊戲解析度多為FullHD(1920x1080)
以使用VEGA 56玩電競遊戲來說,只要把畫質從標準調到最高
帧數與效能都會有下降的情況發生 尤其是以最熱門的PUBG(吃雞)最為明顯
特別是PUBG這個遊戲對於顯卡與記憶體時脈較為敏感的遊戲...感受應該是最深的
這時就是讓最新一代RDNA架構的NAVI系列GPU獨領風騷的時候了
7nm製程工藝,使用GDDR6顯示記憶體 支援最新的PCI-E 4.0規格
比他家最新的超級系列領先不少
AMD Radeon RX5700XT規格
這張卡的外觀是玩家爭相討論的重點...是不是被撞凹了一角(!)
AMD Radeon RX5700規格 跟5700XT對比之下差了一些 但是也絲毫不遜色
然後那個2060超級是啥東西,我一卡就可以把你們打趴了~(逃
在2K解析度(1440P)底下 RX5700與另一家RTX2060相比較有著超過20%的性能提升
在今年E3娛樂展正式發表的AMD FiderlityFX技術
AMD FiderlityFX技術獲得了眾多遊戲開發商採用
以目前最夯的全境封鎖2來說 各樣畫質特效也比之前更加進階了
在今年E3發表的除了AMD FiderlityFX技術之外
另一項技術為Radeon Image Sharpening
以下放一段影片 是AMD官網對於Radeon Image Sharpening的相關介紹
下表為Radeon Image Sharpening功能開啟前後的比較
遊戲圖像相關比較
在遊戲執行當中的畫質比較
右邊開啟Radeon Image Sharpening之後 更加賞心悅目了呢
於BORDER3LAND3之中 使用FiderlityFX技術前後畫質比較
於unity當中使用FiderlityFX技術後所呈現的畫質
Radeon RX Gaming Dynamic 能為遊戲帶來許多好處
支援FreeSync2 HDR的ASUS ROG顯示器即將推出 敬請期待
Radeon Anti-Lag抗延遲技術能讓電競遊戲玩家獲得更快的反應速度與更低的延遲
目前這個技術受到不少電競團隊採用 例如說FNATIC
那麼以下就是AMD對於RADEON Anti-Lag技術的相關解說
下表比較的是鍵鼠點下去的延遲時間
使用AMD最新RX5700XT顯示卡,遊戲平均延遲低了30%以上
所以玩電競遊戲,還是選擇AMD最新平台比較靠譜啊~
現在最新版本的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驅動程式軟體
也支援了新一代RDNA架構的RX5700顯示卡
現在購買RX5700系列顯卡還能獨享三個月XBOX Game Pass
讓你可以玩盡XBOX遊戲,包含最近很熱門的戰爭機器5
AMD Ryzen 3000 系列 處理器介紹
接下來今天第二位講師請到了AMD台灣區通路行銷-Allen Chien
為我們解說接下來的AMD Ryzen 3000處理器系列 到底香在哪裡 為何一堆人搶著購買
AMD 7nm席捲全台,七月七日開賣第一天晚上現場就有高階產品被秒殺了
多半集中在Ryzen 7 3700X這類高階CPU型號
原價屋現場排隊聞香盛況 還有咖啡香喔
接下來就直接看一段AMD官網影片對於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的相關介紹
第三代Ryzen處理器的殺手級特點
一樣是用AM4腳位 向下相容前一代X470 B450主機板
以及部分X370 B350主機板(BIOS更新後會縮減一些不必要功能)
當然嚕,要用PCI-E 4.0就一定要搭配這次配套的晶片組X570才是正解
新一代Ryzen支援的記憶體頻率從3200開始起跳,也算是實質提升
還有最重要的 這次多數第三代Ryzen盒裝CPU 內附散熱器
皆改為AMD Wraith Prism 質感更上一層樓 也更加提攜香氣~
這次的Ryzen 3000系列擁有更多的核心與快取來幫助效能提升
圖中表列為同級產品規格與價格(新台幣)比較
你就知道為何AMD這次新系列CPU性價比如此划算了
採用Zen2架構的第三代AMD Ryzen 單核心效能有了新的突破
而多核心的效能跟第二代也有飛躍性的成長,難怪能讓A粉歡興鼓舞
很多人在等的就是這一刻啊~
第三代Ryzen 9處理器來勢洶洶
超猛效能非常適合工作站/剪輯創作製作者
也超越了Intel i9-9900K最高達近50%效能
新一代Ryzen 7 3800X不只贏在效能,與i7-9700K(8C8T)相比之下
連價格也是吸引人的$399美金
這一次 第三代AMD Ryzen處理器只要是Ryzen 7與Ryzen 9所有型號
全部搭載AMD Wraith Prism散熱器
這顆散熱器也加入了Razer Chroma同步功能 適用範圍也廣了
帶有Vega內顯的3200與3400G 這兩顆也很香~
雖然現在自己還是用2400G就是了
不過3400G這次也升級了散熱器 換成AMD Wraith Spire(95W)
能提高不少解熱能力 但是對於較小型整合式SoC主機機殼來說
也必須額外添增散熱器的購買費用...
Ryzen With Vega Graphics
為目前唯一一顆支援Free Sync的桌上型處理器
與帶內顯的i5-9400比較之下
Ryzen 5 3400G在1080P遊戲環境皆能達30fps以上 算是處理器最強整合內顯也不為過
相當適合整合型小主機(ex.迎廣蕭邦+ITX主機板 or 華擎A300等小主機) 使用
大家相當關心的主機板相容性部分
也做了一系列表格讓消費者確認現有手上的主機板能不能使用第三代Ryzen...
像是我手上的技嘉AB350-Gaming 3就還得更新BIOS才能支援
不過BIOS的功能與介面會有部分縮減 (沒辦法,那個時期的板子多半都是128Mbit
EEPROM...)
當然嚕,如果要享受第三代Ryzen與PCI-E 4.0的高頻寬,
那麼X570主機板當然就是不二首選
暑期活動特惠 購買圖中指定型號上網登錄就送
中間這個蘇媽動畫超讚
AMD真香~!
ASUS ROG X570主機板 相關介紹
這部分請到的講師是 ASUS ROG產品經理 - Katherine Yao
替我們解說這次X570系列主機板的特色與強項
接下來可以先看一段ASUS ROG官網影片介紹本次ROG X570主機板
回到正題 這一次ASUS X570主機板分為下面幾個系列
高階的ROG Crosshair、中高階的ROG Strix
玩家級的TUF Gaming、消費級的PRIME
然後這一次因應Ryzen多核應用與ECC記憶體支援
而特別在AMD平台上新增的Pro WS工作站系列
讓有特殊需求的使用者也可以享受這次AMD第三代Ryzen帶來的強大運算能力
而本次ROG系列X570主機板陣容也可以說是來勢洶洶,這波推出的產品如下
首先是面向玩家級最高階的 ROG Crosshair VIII系列
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
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
以及比一般Mini-ITX板身再長一點的Mini-DTX主機板,後面會有介紹
ROG Crosshair-VIII Impact
再來是ROG Strix系列的
ROG Strix X570-E Gaming
ROG Strix X570-F Gaming
除了上述的ATX大板以外,當然也有小板玩家最愛的ITX規格的主機板也即將面世
ROG Strix X570-I Gaming
各種需求應有盡有,一次擄獲ROG玩家的心
接下來提到了這次ROG Crosshair VIII系列超頻成就
全核最高可達到5.692GHz,至今應該沒其他廠商能破吧(!)
採用了8Pin+4Pin ProCool實心針腳電源連接器 降低阻抗
PowIRstage Mosfet、Microfine鋁合金電感、10K日本製黑金屬電容
加強CPU供電品質 達到CPU電源最佳化
獨家散熱技術
CrossChill EK III 混合式散熱解決方案
優化散熱設計 - VRM之間採用8mm熱導管、雙M.2散熱片
主動式風扇散熱以及六層PCB板,讓玩遊戲不再因為主機板過熱而悔恨
因為這次X570具備了PCI-E 4.0等強大功能
故FCH瓦數提高為15W,帶來發熱量就靠台達60000+小時風扇來降溫
具備耐久靜音風扇、導流設計、鰭片式散熱器
優異的VRM散熱設計
OPTIMEM III - 低電壓 低延遲 高頻率 最高可至4800MHz+
實用特點 - 8個SATA、Wifi 6、2.5G/5G乙太網路
以及最高可達21個USB數量 對於裝置擴充已經是超級足夠的了
ROG Crosshair VIII系列能為玩家帶來
優異的效能、最佳化散熱、豐富的擴充性、高速多元網路應用
接下來是Mini-ITX部分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
不過這個板子的寬度就比一般的ITX版稍微長一些 比較像是MIni-DTX了
所以建議使用像是Inwin A1 Plus或者是Micro-ATX機殼來安裝比較合適
ROG Crosshair VIII IMPACT 具備了ROG SO-DIMM2、Impact Control小卡
添增整體實用性
ROG Strix X570-I GAMING 這張就是標準ITX小板了
支援HDMI 2.0與Display Port 中間這塊是以層疊方式呈現
以下是ASUS PM這次帶來的 ROG Strix X570-I GAMING主機板實體
這應該算是AMD小板最豪華的一張了吧 信仰滿點 有錢我也想買一張(!)
換個角度往側面看 下方為FCH晶片組+散熱片 再來是Impact音效子卡與M.2整合卡
然後最上方則為M.2散熱片 帶有發光敗家之眼以及表面電競文字 真的很炫
PCI-E插槽有做強化,採用內嵌鐵片方式防止超重顯卡毀壞插槽 這點真的要加分
後方背板 提供了1個DP+1個HDMI 2.0
左邊紅色的USB為3.2 Gen2 Type-C x 1、Type-A x 1
中間藍色的USB為3.2 Gen1 Type-A x 4
網路採用的是Intel i211-AT Gb、下方兩個USB則為2.0 Type-A x 2
無線網路使用的是intel Wi-Fi 6 AX200
另外採橫式安裝的音效子卡採用SupremeFX S1220A 8聲道 Codec
採用ProCool技術 實心針腳加強供電效率
風扇部分也提供了三個PWM 4Pin風扇插座 提供更好的散熱能力
以及ARGB與12v燈條插座各一個
ASUS PRIME/TUF GAMING X570 主機板 相關介紹
接下來請到了ASUS產品經理 - Irene
來解說這次的ASUS PRIME/TUF GAMING X570 主機板產品線
華碩主機板產品線大概有分三類 分為三個金字塔來看
左邊為Consumer 就是一般玩家~進階玩家較常會採用的
ROG STRIX與TUF GAMING兩種類型主機板
右邊為Pro,適用於高階玩家與工作站等專業等級使用者適用
中間則為平價訴求、經濟實惠的Prime
且Prime這系列主機板也經營多年 有一定的實積在 適合一般使用者入手購買
首先是TUF Gaming X570系列主機板 這次推出了兩款
TUF Gaming X570-Plus(Wi-Fi) 以及 TUF Gaming X570-Plus
差異在於前者有支援 intel最新的WiFi6無線網卡
就是這張啦,基本上目前各大網站包含XF與uniko、coolpc等現在都有開箱文可以看
而且這張板子據說現在經常賣到缺貨...TUF Gaming X570-Plus(Wi-Fi)
除了前面提到的ROG與TUF之外,這次也推出了較為平價的 PRIME X570系列
PRIME X570-PRO
PRIME X570 P
這張為上面那張PRO的精簡版,省掉了後方部分IO與遮罩部分
以及M.2散熱片
Pro WS X570-ACE
當然還有這一張,不過這張就不在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
而且台灣區ASUS這種WS主機板多數都要跟原廠作客訂,有沒有現貨不保證...
這次華碩對於X570部分的電源設計一別以往,全面採用DR.MOS電源設計
提供比舊有設計較佳的電源輸出功率與絕佳效能展現
這次華碩全系列X570都採用6層以上主機板設計
主機板供電設計好,才能夠提供優越的超頻能力
PRIME可以達到4.0GHz,TUF Gaming可以達到3.9GHz
因為X570 FCH晶片組新增了PCI-E 4.0等新功能 因應頻寬提升,TDP也提高
所以這一次晶片組都會安裝全新的台達軸承風扇 搭載導風管道的外殼
這就是主動式晶片組散熱解決方案
因應X570平台導入了PCI-E 4.0,頻寬因而加倍 故比上代產品X470發熱量提高
所以華碩也提供了專屬散熱以避免因為過熱而降低其傳輸速度
1. 採用獨家台達Superflo軸承風扇,壽命週期可長達六萬小時以上 35db超低音量
2. 具備有導風管設計
3. 搭配鰭片式散熱器將熱量導出
產品特色
採用獨家音訊裝置
Realtek S1200A (TUF Gaming X570-Plus、PRIME X570-P)
Realtek S1220A (PRIME X570-PRO)
以及電競耳機專用 DTS Custom (TUF Gaming X570-Plus)
採用Realtek S1220A / S1200A Codec
支援高品質立體聲播放輸出,前後耳機輸出與內部音訊放大器皆具備組抗感測功能
音訊屏蔽與左右音軌分層設計 搭配日製音效專用電容
以及電源預先調節器與除噪電路 並整合了擴大器
TUF Gaming獨家電競耳機專用 DTS Custom
此為ASUS與DTS獨家合作在雙聲道耳機上面附上多聲道虛擬環繞
且提供各項針對各種音樂類型的優化
包含適合MOBA/RTS/即時戰略/運動等類型遊戲的Aerial模式,雙聲道設定建議設定成
Front
以及適合MMO/RPG/動作冒險/恐怖等類型遊戲的Soundscape模式,且建議設定啟用Wide
Stereo偏好
再來則是最適合FPS/潛入等槍戰類型動作遊戲的Tactical模式,且建議使用傳統雙聲道模式即可
高速網路規格
有限網路部分採用獨家Realtek L8200A
無線網路採用Intel Wireless-AC 9260,支援Bluetooth 5.0
搭載Turbo LAN程式,能加速您的網路使用體驗
無線網路採用Intel Wireless-AC 9260 使用2x2 Wi-Fi 5與Bluetooth 5
能比其他只用1x1 Wi-Fi 5的對手快上四倍的傳輸速度
有限網路部分
透過ASUS獨家Realtek L8200A Gigabit Ethernet體驗超快速的遊戲
且透過效能與穩定性的提升,此LAN能針對CPU效能與低延遲資料傳輸進行最佳化
在軟體部分,TUF Gaming X570系列配備了Turbo LAN,可進一步縮短延遲
以及提供直覺化使用者介面,讓使用者不需專業知識也能減少網路所帶來的延遲
盡情享受電競遊戲快感
然後就是現在時下華碩所有主機板一定要搭載的ARGB
而這次TUF GAMING以及PRIME系列擴大新增了ARGB Led以及接頭
AURA SYNC 可編程RGB Gen2接頭
提供了兩個+12v RGB接頭,以及一個可編程RGB Gen2接頭
產品特色總結
極致電源設計:全面採用DR.MOS電源設計
高速網路規格:採用獨家Realtek L8200A Ethernet
獨家音訊裝置:採用獨家Realtek S1200A/Realtek S1220A Codec
完整散熱解決方案:採用獨家台達Superflo軸承風扇,搭配導風管與鰭片散熱器
快速導出熱量
出色ARGB效果:提供了兩個+12v RGB接頭,以及一個可編程RGB Gen2接頭
接下來就請到大家最熟悉的ASUS專案經理 - Jason
來講解這次ASUS X570相較於競爭廠商所推出的產品優勢在哪裡
玩家關於VRM散熱設計的相關問題
這裡就請ASUS產品經理 - Vicky現場回答
TeamGroup 超頻記憶體 相關介紹
接下來請到十銓科技TeamGroup台灣區行銷 - Leo為我們講解這次的新產品
基本上多數在前面活動都已提過
Xtreem ARGB 亮與不亮都一樣美麗動人
T-Force DELTA MAX採用全鏡面設計
CARDEA Liquid為第一個使用水冷方式散熱的M.2 SSD
現場體驗機台介紹
首先是第一個桌子 GPU PK的部分
左右兩台機器搭配的CPU都是AMD Ryzen 7 3700X
主機板則為ASUS X570 TUF Gaming,RAM採用的是十銓TUF RGB DDR4記憶體產品
左邊這台採用的是 NVIDIA RTX2060 Super
另外因為這次Zen2架構第三代Ryzen多數型號也搭配了wraith prism風扇
具備RGB效果,放在透側機殼裡或裸測平台也能愉快地香一波~~
換個角度
採用NVIDIA RTX2060 Super這台在校能檢測裡測出的分數為8815
右邊這台採用的是Radeon RX5700XT 測出來的成績為8946
受助於CPU與GPU支援PCI-E 4.0規格,頻寬提高之下效能輕鬆超越對手RTX2060 Super
Radeon RX5700XT本體 那個玩家爭相討論撞凹的那一塊
對於散熱性能部分多少也有一定幫助,也能與RX5700做出區隔
接下來看到中間這邊
首先看到左邊這台使用的是i9-9900K + ROG Maximus XI Hero + 海盜船水冷
以及十銓RGB DDR4 XCALIBUR記憶體產品
另一個角度來看 跟前面那一張RX5700XT相比
RX5700就比較類似一般公版卡鼓風扇這樣 並無撞凹的特殊設計
左邊這台搭載i9-9900K的測試執行結果
而測試用這顆i9-9900K則是超頻至4.8GHz來進行
以最新的Cinebench R20做測試 CPU多核(8C16T)可以跑出4353cb、單核成績為487cb
然後也將十銓RGB DDR4 XCALIBUR記憶體超頻至DDR4-3600
再看到右邊這台採用的是Ryzen 7 3700X(8C16T)
主機板使用的是Crosshair VIII Hero,記憶體同為十銓RGB DDR4 XCALIBUR
往另一個角度看
右邊這台搭載Ryzen 7 3700X的測試執行結果
而這顆Ryzen 7 3700X則是超頻至4.3GHz來進行
然後以最新的Cinebench R20做測試
Ryzen 7 3700X CPU多核(8C16T)可以跑出4718cb、單核成績為480cb
十銓RGB DDR4 XCALIBUR記憶體超頻至DDR4-3600 同為CL18
不過參數部分與左邊展示機有差異
再來看到右半邊 而這裡是Radeon FreeSync PCI-E 4.0展示區
這裡展示的是AMD Radeon FreeSync2 HDR OASIS DEMO
而這裡採用的機殼為ASUS TUF GAMING GT501
話說這個機殼我家也有一個,但我還沒時間裝起來 囧
這台測試機採用的是AMD Ryzen 9 3900X、TUF X570、RX5700XT
以及Team DELTA RGB SSD 與RGB DDR4記憶體 搭配起來依舊美不勝收
而散熱器採用的是ROG RYUO 240一體式水冷系統
而這次的NVMe PCI-E 4.0 x4 SSD 讀取部分可以跑到4950MB/s
寫入也有4272MB/s 而4K部分讀寫也有大幅度躍進
所以這也將是下一代NVMe PCI-E SSD的標準了,期待全面改朝換代的一天
而X570 Wi-Fi這次則全面採用Intel Wi-Fi 6 AX200 160MHz無線網卡
不過受限於現場網路為100M 所以不見得可以發揮這類網卡真正的威力
近拍RX5700XT 真香
加上水冷頭的ROG信仰 以及RGB記憶體 真的會讓人想全套擁有
Team DELTA SSD的RGB效果 只有一個字,讚
再來靠窗戶這裡是遊戲測試平台區 這裡以比較熱門的吃雞作為示範
採用的機殼為ROG太陽神 Helios 三面玻璃機殼
這個上一次ASUS TUF活動有介紹過+之前XF有直播開箱過 有興趣可以自行體會一下
窗邊展示的這三張主機板,前面其實都有介紹...
分別是ROG Strix X570-E Gaming、Crosshair VIII Formula
以及Crosshair VIII Hero(Wi-Fi)
再來是這些直立海報們
ASUS ROG X570系列主機板 給玩家們帶來競擊的信仰
第三代AMD Ryzen 系列均採用最好的矽來做製造
使用市面上最高級的晶片,製作出最高12核心的處理器
為全世界菁英級玩家的最佳首選
AMD X57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 為Ryzen 3000做好一切準備
購買新主機板時記得認明 AMD RYZEN DESKTOP 3000 READY
才能讓CPU+主機板間獲得最完美的使用體驗
AMD絕代真香!!
本次重點整理提示
1. Ryzen 3000系列 為全球首款支援PCI-E 4.0的CPU。
2. 搭配的X570亦為全球首款獨家支援PCI-E 4.0的晶片組FCH,亦象徵著全新效能等級
提供了比其他主流平台更多的高速介面與通道數量。
3. Radeon RX5700系列系列為全球首款支援PCI-E 4.0的GPU。
4. 第三代Ryzen桌上型CPU基於7奈米製程打造Zen2架構,在同為八核心PK之下,
Ryzen 7 3700X單執行緒效能高達4710cb,超越i9-9900K達9.3%。
5. Radeon RX5700系列GPU基於突破性的全新RDNA遊戲架構以及7奈米製程技術,效能與效率均大幅提昇,Radeon RX 5700XT遊戲效能超越Geforce RTX2060 Super高達26%。
6. Radeon RX5700系列GPU具備了RIS(Radeon圖像銳化)、FidelityFX開源開發套件、
Radeon Anti-Lag抗延遲技術,全面提升2K(1440p)遊戲體驗。
7. 全新的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PBO)具備自動超頻功能,配合主機板可輕鬆一鍵超頻,而新版AMD Ryzen Master軟體全面提升,釋放Ryzen桌上型CPU的極致潛能。
結語
這一次配合AMD在7/7正式推出第三代Zen2架構Ryzen處理器,其強大的性能
擄獲不少玩家的心也瘦了玩家們的荷包,如果這波暑假換機潮還不知道
要換哪一種電腦配備的話 那麼這次第三代Zen2架構Ryzen處理器可說是你的最佳選擇
也值得玩家們爭香一波~~我們下次活動再見嚕~~
--
有鑑於部分板友抱怨這類網聚心得文章太長,所以已經將內容縮短...
(取消掉抽獎環節與加碼活動,反正永遠都非洲命,也沒差這一段)
其實主要因為這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在ptt電蝦發這類網聚心得文了
所以趁本板還能發這類網聚心得文的時候趕緊來聞香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18.1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65647553.A.F9D.html
※ 編輯: WeAntiTVBS (36.230.218.159 臺灣), 08/13/2019 06:10:29
推 ken720331 : 推 08/13 06:23
推 ayanami00 : 723 c52即將趕往戰場 08/13 06:50
→ ashburr : 你下架了嗎? 08/13 06:55
這問題問得好,等板主正式公告之後過往個人所發與本板活動無關之網聚活動心得文
即刻將全部下架
→ jim924211 : 真香 08/13 08:15
真的香一波~~可惜發文時間已過活動截稿時間 所以這個連結不會被算入評分範圍
實在是失策
推 oo2830oo : 這篇看得好生火 要用三代感覺非X570不可 08/13 08:29
是阿 沒錯,要完PCI-E 4.0高頻寬買新的準沒錯
推 km612tw : 蘇媽拿晶片那張很有薩諾斯的感覺 08/13 08:32
推 Hateson : 好香 08/13 08:48
香阿~~~
有了去年也落選的經驗 我開始不期不待了
→ kaj1983 : 看實測就會滅火了,當初的風向是能打到9900k... 08/13 08:53
可惜超頻部分沒想像中美好
推 yankeefat : 99K拿37X打就夠了 08/13 08:57
→ jim924211 : 看實測哪會滅火XD,就算沒一開始那麼香 08/13 08:58
→ jim924211 : 實際上來說性價比還是香到炸阿 08/13 08:58
推 yankeefat : 39X+X570 在I家單買12C24T的CPU都不夠 08/13 09:01
推 kaj1983 : 就回到現實啊,當初吹的太高,落差也太高 08/13 09:03
推 WARgame723 : 接口沿用,裝上藍屏;北極生態,哀號悲鳴 08/13 09:03
→ WARgame723 : 專業軟體,慢到不行;單核性能,欺騙於民 08/13 09:03
推 a1379 : 連AMD自己都拿真香當梗了嗎XDD 08/13 09:07
推 yankeefat : 吹的內容大多數都是腦補 怪誰 08/13 09:08
推 icekiba : 官方真香? 08/13 09:10
推 yankeefat : 也不要忘了I皇現在的效能是用漏洞跟硬拉頻率撐起來 08/13 09:13
推 bella1815 : 怪當初吹的人啊,現在縮起來了 08/13 09:14
推 kaj1983 : 只能說官方沒明說的都不要瞎猜 08/13 09:18
→ kaj1983 : 況且官方就算有講的也不太能全信了 08/13 09:18
→ kaj1983 : 一切都要等實際上市測試後才是最準確的 08/13 09:19
推 ms0545173 : 香香扇跟雷蛇軟體同步 08/13 09:23
→ friedpig : 會被亂帶風向自己問題很大吧 當初就已經有3600X了 08/13 09:29
→ friedpig : 要比的就遊戲面 3900X基本上只多核心跟一點點時脈 08/13 09:29
→ friedpig : 本來就不會差多少 看到會覺得3900X還有大差異自己 08/13 09:29
→ friedpig : 問題比較大 08/13 09:29
→ kaj1983 : 所以才說等測試文啊,在沒拿到實物前都在瞎猜 08/13 09:40
推 kuninaka : AMD官方說3900X遊戲性能比9900K強 08/13 09:50
→ kuninaka : 部分 08/13 09:51
→ flipflap : Ryzen可以關閉SMT 一些遊戲的FPS可以再拉高 08/13 09:53
→ flipflap : 同理 i7/i9關閉HT 一些遊戲的FPS也能拉高一些 08/13 09:54
→ flipflap : 所以一些遊戲9700K跑起來比9900K快 08/13 09:54
推 kuninaka : 只考慮遊戲 買9400F就可以了 08/13 09:58
推 DayFly0515 : 9900K也可以關HT阿 體質還比9700K好 08/13 10:02
推 tonyselina : 鋼鐵粉又再亂喔 08/13 10:18
推 vettelking : 08/13 10:19
→ nimaj : 我是覺得目前的3800x 3900x boost頻率確實有差距 08/13 10:21
→ nimaj : 號稱4.6 但事實上很多都只跑到接近4.4 08/13 10:22
→ nimaj : 如此效能表現也會差一點 08/13 10:22
→ nimaj : 反倒是3600是真的香 4.2G真的能上 08/13 10:23
→ nimaj : 對上8700/8700K也不落下風 08/13 10:23
→ nimaj : 包含遊戲 08/13 10:23
推 brandvolley : 有C8I跟x570i上市時間? 08/13 10:25
推 kuninaka : 3600 PBO打開,負載上來很少會跑在BASE時脈 08/13 10:25
→ nimaj : 應該說3600太香而導致對3800x 3900x有太高的期待 08/13 10:28
→ nimaj : 但老實講不計較頻率沒上去的話 08/13 10:29
→ nimaj : 8C 12C的多工表現還是香爆啊 08/13 10:29
推 kuninaka : 期待是放在更高的BOOST頻率? 08/13 10:30
→ kuninaka : 怪怪的,因為那兩個核心數都多很多啊 08/13 10:30
→ JoyRex : Image Sharpening要不要開放給RadeonVII啊? 08/13 11:41
推 ronald279 : 推 希望能繼續下去 沒辦法去現場聞香RRR 08/13 12:45
我也希望阿,不過近期此類活動心得文部分論壇已啟動自清行動 被全面禁止也是有可能..
※ 編輯: WeAntiTVBS (36.230.218.159 臺灣), 08/13/2019 13:16:17
→ tsitned : 簡單 付錢給某版活動就可以放在那邊宣傳了 08/13 15:19
推 ctes940008 : 原來是邀稿 08/13 19:20
噓 firm : ASUS 5700XT公版卡+ASUS 32VQR玩魔獸世界 08/13 20:30
→ firm : 開2K FREESYN2就當機 維修第2次就不說了 這就是磐石 08/13 20:34
噓 ayuhb : 我的ASUS 5700公板也是修不好,問哪裡壞了也說不出 08/13 22:17
→ ayuhb : 來 08/13 22:17
推 yankeefat : 摔壞了(X 08/13 22:54
補完現場體驗機台介紹...今天發現連結又被砍了一篇...不意外...部分他站論壇一定砍
至於以後還能不能張貼個別電腦論壇活動心得文,或是本板[徵文]規定是否重新修正..畢竟本來[心得]這個屬性本來就不是這樣用的,現在可以po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然照ptt非商業性質政策來說幫其他論壇活動用[心得]打部分論壇與廠商打廣告
基本上應該是通通禁止的..如果這種狀況被上報到站方,板主是會被抓去問話的..
基於不造成板主困擾 如日後重新修正板規我一定自請處分+全數刪除...
※ 編輯: WeAntiTVBS (111.248.245.175 臺灣), 08/16/2019 01: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