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未來可能成為第一個非六都有捷運的縣市
但大家知道的,畢竟不是六都,有一條沒第二條的機率很高
如何一條就吃下整個需要服務的範圍是重要的課題
我就連了一下大概長這樣
(站名我都取爽的,不用討論這個XD)
https://reurl.cc/koQjd
上面的路線是結合目前的前瞻計畫路線
和我好幾年前做的路網圖修改而來
這次主要朝著盡量高架的目標規劃,所以盡量不走小路,然後東大陸橋要拆到只剩跨越鐵道的段落
必要的地下路段為:
H13馬偕醫院站和H14赤土崎站間設入土引道
引道會在馬路中央,因此利用北側公園拓寬路幅
穿越清交和園區後在H22新莊站後設出土引道
其他路段有錢就地下,沒錢就高架沒關係反正路幅夠
本路線共有兩個機廠(湳雅、大庄),及兩個支線(北支線、南支線)。雖然支線顏色不同,但其實和主線都是直通的
也就是由南寮漁港站或北支線始發,會以大庄站或南支線為終點,最多能有4種營運模式
至於怎麼會畫出南支線這麼詭異的路線....
畢竟大家都知道竹市沒啥觀光景點,每當假日就是塞爆巨城和清交。遠一點的到南寮,健康一點的爬十八尖山,青草湖受限於路幅狹小很難推廣
剛好新竹市正在推外環道路計畫
這條路的南段可以蓋寬一點預留給高架輕軌,剛好我也覺得普天宮很酷、母校當然要設個第二站、台積電成了交會站希望能多贊助點、終點站就回到大家溫暖的新手村。於是就這樣一路串起來XD
接著就是比較大膽的,地下化穿越清交
按照正規的走法,應該是續走光復路到科學園區後再往南彎進去....那為何不先在清大那邊就往南彎入校呢?
與其在過溝設站,只有北側有人口而且不稠密,不如在清交設站,光學生要到光復路的需求就賺飽了,畢竟學生大眾運輸主力之一啊XD
啊反正校方不同意就依原案設過溝站埔頂站而已
最後是多做一些站牌圖,畫起來怪怪的不過還是放一下
一般站
共用月台轉乘站 (一個月台跑兩種路線的車)
直通支線的站